酒店经理把自己支付宝账户改成酒店,江苏一顾客订8万婚宴被私吞4.5万,律师分析
记者 | 曾永红
2024 年 5 月份,江苏的贺先生在当地一家酒店预订了 8 万元婚宴,并支付了 1 万元定金。之后,销售经理高某称酒店有一项 " 优惠活动 ",充 50000 元返 5000 元。为获取信任,高某将自己支付宝账户改成了酒店的名称,并网购虚假发票偷印公司章,最终成功将贺先生的 4.5 万元放进自己腰包。

(△酒店宴会厅资料图)
2024 年 8 月,贺先生再次前往酒店发现被骗,于是报警。高某逃到外省躲避一个月后,最终被抓获。

(△贺先生收到的定金单。)
据江苏电视台荔枝新闻报道,高某在 8 个月的时间,先后利用这种手段,骗取 7 名被害人合计 25 万余元。近日,法院以诈骗罪判处其有期徒刑 3 年 9 个月,并处罚金 2 万元。

(△贺先生与酒店经理的沟通记录。)
在上述案件中,酒店是否需要承担责任?消费者向酒店支付定金时应注意哪些细节?避免自己的利益受损?国家 " 双千计划 " 法学专家、芙蓉律师事务所主任陈平凡进行了法律解读。
根据《民法典》第 1191 条,若高某的行为构成职务行为(即利用职务便利实施诈骗),且酒店存在管理过失(如未妥善监管账户、公章等),则酒店可能需要承担替代责任。本案中,高某伪造酒店账户名称、公章和发票,使受害者误以为转账对象是酒店,这可能被认定为 " 表见代理 ",即受害者有理由相信高某的行为代表酒店。
根据《刑法》第 64 条,高某需退赔违法所得,但若其无力偿还(如已将赃款挥霍殆尽),被害人可另行提起民事诉讼向酒店索赔。此时法院会审查酒店是否存在过错,若认定酒店需担责,则可能判决其承担补充赔偿责任。
依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 11 条,酒店作为服务提供者,若因管理漏洞导致消费者财产损失,可能被认定为未履行安全保障义务,需承担相应赔偿责任。
总体来说,酒店很可能需要承担部分民事的赔偿责任,尤其在无法追回损失的情况下。其责任主要源于管理疏失导致的表见代理风险,且实务中法院倾向于通过过错推定原则保护消费者权益。但具体责任比例需结合双方举证情况判定。
消费者向酒店支付定金时需注意以下关键事项:
支付前:明确交易主体与资质 。1. 核查酒店主体身份 • 要求出示营业执照:确认酒店名称与合同签署方、收款账户名称一致,警惕 " 挂靠经营 " 或 " 转包服务 "。查验资质文件:如酒店涉及特殊经营(如婚宴场地租赁),需确认其是否持有相关许可证(如《食品经营许可证》《公共场所卫生许可证》)。2. 核实销售人员身份:要求员工提供工牌、劳动合同或授权委托书,避免个人冒充酒店员工私收款项。
支付中:确保资金流向透明 。1. 坚持对公账户支付 。拒绝个人账户收款:要求酒店提供对公账户(需与营业执照登记信息一致),避免款项流入私人账户。核实账户信息:通过 " 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 " 查询酒店登记信息,确认账户名称与工商备案一致。2. 明确款项性质 。区分 " 定金 " 与 " 订金 ":定金:具有法律担保性质,若消费者违约,酒店可没收定金;若酒店违约,需双倍返还。订金:仅为预付款,若合同未履行,需全额退还。要求书面约定:在合同中明确款项性质、金额及违约责任,避免口头约定引发争议。3. 保留支付凭证。索要加盖公章的收据:收据需注明收款事由(如 "XX 婚宴定金 ")、金额、日期及酒店财务专用章。留存转账记录:通过银行转账或第三方支付平台支付时,需保存电子回单或截图,并备注款项用途。
支付后:强化合同约束力。1. 签订书面合同;2. 关注酒店履约能力实地考察酒店经营状况:检查场地设施、卫生条件,确认是否存在被查封、停业等风险。3. 定期跟进合同履行。要求酒店定期提供履约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