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词:

打击游戏外挂黑产,警方发现数款外挂软件分赴多地抓获12人

5月24日,澎湃新闻记者从上海市公安局静安分局获悉,近日,静安警方侦破系列游戏外挂案件,抓获犯罪嫌疑人12名,摧毁多条制作、销售游戏外挂的黑灰产业链,涉案资金流水超200万元,为辖区企业挽回经济损失逾500万元。该案系近年来上海警方在打击涉企网络犯罪领域的又一重要成果。

外挂界面。本文图片来源:上海静安警方

2024年8月,静安区某网络公司报案称,其旗下一款热门射击类手游中频繁出现外挂软件,导致游戏环境失衡,引发大量玩家投诉,公司损失严重。静安警方接报后迅速成立专案组,通过技术排查发现一款名为“熊猫”的外挂软件使用人数超2000人,造成企业直接损失逾200万元。经调查,“熊猫”外挂自2023年起持续更新20多个版本,包含“人物透视”等作弊功能,并通过随机包名伪装绕过游戏安全防护系统,技术隐蔽性极强。

“这类外挂不仅破坏游戏公平,还可能篡改底层数据,威胁用户设备安全。”静安公安分局网安支队科长高一帆介绍。

警方通过逆向拆解外挂程序,锁定开发者纪某,并于2024年9月将其抓获。此后,警方继续扩线深挖,发现“烟花”“司马”“hey”“灯笼”等多款外挂软件,涉案团伙分散在全国7省10市,成员通过境外聊天工具勾连,形成“制作者—代理—买家”的隐蔽销售链条。

抓获嫌疑人

在侦办“hey”外挂案时,办案民警发现嫌疑人项某招募两名技术开发者编写外挂,并通过短视频平台发布教程吸引5万余名粉丝,以日卡、月卡形式售卖,在较短的时间内就造成企业损失130余万元。2025年4月,警方分赴云南、深圳、浙江等地将项某团伙一网打尽。

警方指出,涉案外挂开发者多具备较强计算机能力,擅长利用简易编程工具生成外挂源代码,并通过非官方验证平台生成卡密牟利。部分团伙甚至侵入游戏服务器底层修改数据,技术危害性进一步升级。

针对外挂犯罪跨区域、隐蔽性强等特点,静安警方通过信息流、资金流双向追踪,对制作者、代理、销售平台实施全链条打击。目前,12名犯罪嫌疑人因涉嫌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被依法采取刑事强制措施,案件正在进一步侦办中。

静安警方将结合“净网”“砺剑”等专项行动,强化对涉企网络犯罪的打击力度,为优化营商环境提供法治保障。